本报记者走进4所小学调查小学五年级儿童阅读近况
什么书是今天的孩子们喜欢读的?当今的儿童对童书出版认可吗?携带这类疑问,本报记者在六一前夕走进4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。结果是,最被看好的“绘本”一项只有6%的孩子喜欢,四大名著和经典童话如此的公共阅念书籍仍是孩子的最爱。调查过程中,还有孩子举手问何为童书。
■调查结果
孩子们最爱读“其他”
本次的调查对象均是既有孩子特点,又初步具备选书主动性的5年级学生,年龄分布在10岁至12岁,来自府学小学、史家胡同小学、芳草地小学和海淀行知实验学校,共有199名学生参与调查。
在喜欢的童书种类这一多项选择题中,仅有6%的孩子选择了绘本,童话占到28%,科幻有42%,更多的孩子(43%)选择了“其他”———设置问卷时没预想到的范围。在广阔的“其他”类里面,小说、历史和名著等被排斥在童书以外的书本最受喜爱。
多数孩子书款不受限
25%的被访者天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半小时,另有38%的孩子介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。
57%的孩子每月购买图书的钱不受限制,但在海淀行知实验学校,这个比率仅为5%,假如不包含这所小学,有68%的孩子购书不受限。60%的孩子表示,读什么书由自己做主。仅有3%的学生对现在童书出版情况很不认可。
在孩子们推荐的童书中,《冒险小虎队》、《皮皮鲁系列》、《安徒生童话》、《格林童话》等童书和“四大名著”等经典图书的出现频率最高。
■业内反应
十一二岁孩子喜欢“充老成”
“对于绘本,孩子有误解、父母也有误解。”上海少儿出版社社长王一方觉得,孩子有一种充大的心态,十一二岁的孩子正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,不愿再被当成孩子子的年龄,所以在参与调查时,感觉说自己喜欢读名著比较有收获感。《安徒生童话》和《格林童话》与其他名著受青睐,是强调经典的结果。
在阅读调查中,公共阅读占实惠。这个年龄的孩子阅读还没个性化,阅读会引起共振,经典情结即是共振意识的表现。
成年人对“绘本”也有误会
孩子的绘本阅读是需要解说的,在台湾非常时尚故事母亲,用生动语言向孩子们讲述怎么样阅读绘本,并带出绘本中的母题。《大头儿子小头父亲》的作者郑春华也觉得,国内读者对绘本存在一个误区,觉得绘本就是给幼儿园孩子子读的,因此等孩子上了小学,父母购买绘本的数目便降低了。
孩子在休闲阅读中逃避
谈到孩子们推荐较多的《冒险小虎队》丛书,王一方说其故事轻松,具备现代魔幻色彩。而且这套书有较大的商业写作成分,了解孩子们喜欢看什么。同时里面有一些类似破案卡的小噱头,增加了互动性。对于孩子们对此类图书的喜欢,王一方说他们是在休闲阅读中逃避。至于《哈利·波特》推荐人较少,王一方和郑春华都觉得小学五年级学生读这本书还太早。